【中國電子報】AVS:產用聯手拓市場 2012-03-26
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數字音視頻編解碼技術標準AVS(Audio and Video coding Standard)在發展10年后迎來了它的使用者——— 廣電行業的深度介入和投入。3月18日,在AVS的10周年慶典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與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科技司聯合發文共同成立“AVS技術應用聯合推進工作組”(以下簡稱工作組),中央電視臺總工程師丁文華與AVS標準工作組組長、北京大學教授高文共同簽署了“AVS技術應用聯合推進工作組工作方案”。
工作組的成立表示廣電應用部門對AVS的認可和期待,AVS以應用促進產業的局面已經基本形成。下一步,就要看產業鏈上下如何形成合力,把握3D等新技術趨勢下的市場機遇。
廣電行業深度介入
業界將工作組的成立視為AVS發展的又一個里程碑。“工作組的成立對AVS的真正產業化發展將起到里程碑的作用。AVS已經有了初步的產業化成果,而工作組的成立將促進研發單位加大對AVS的研發投入。”AVS產業聯盟理事長、上海國茂數字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國中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幾家企業已經加大研發AVS產品的決心,上海國茂也會在原有基礎上開足馬力。”
AVS發起并發展于研究和制造領域,作為應用方的廣電部門雖然對其重視,但此前所做的工作更多是配合型的。但正因為廣電部門是應用方,它的每一個行動對AVS產業來說都有著風向標的作用。
2009年12月,國家廣電總局與工業和信息化部啟動對AVS產品的聯合測試,對AVS產品的穩定性有了一定的促進。2010年10月29日,國家廣電總局無線電管理局組織招標采購AVS編轉碼器,這對業界有著重要影響。現在,其所采購的產品已經部署到太原、石家莊、長春、蘭州、南昌等5個城市的地面數字電視系統中,是對所謂“雙國標”戰略的應用示范。而“AVS技術應用聯合推進工作組”的成立,更意味著廣電部門將深度參與到AVS的研發、應用環節,這有助于產業界明確發展AVS的應用方向,全產業鏈擰成一股繩。
“以往AVS標準中運營企業參與的程度比較低,AVS的推動者多為部委、院校和制造界。但一個全新的標準只有用起來才能逐漸完善,沒有全產業鏈的模式,發展就會受到阻礙。”湖南省有線電視網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技術顧問趙章佑向《中國電子報》記者表示。他認為,隨著這兩年AVS產品的逐漸應用,產品已經較初期有了很大的提高,這對作為應用方的湖南有線來說,“AVS已經上馬,就不可能再下來”了。2011年4月,湖南有線與高文所率領的北京大學“數字視頻編解碼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共同建設了“3D技術與應用實驗室”,湖南曾希望開通國內首批3D電視頻道,但后來,中央電視臺成為3D電視頻道的嘗鮮者,我國首個3D頻道已于今年1月1日開播。
高清需求比3D更迫切
“AVS技術應用聯合推進工作組”的主要工作正是“推動AVS在國家廣電總局高清晰度電視和高清幀兼容3D電視業務中的應用”。
我國自2010年廣州亞運會期間啟動“AVS3D頻道試播項目”后,對3D頻道一直重視有加。國家廣電總局制定的“十二五”規劃中更是明確了“十二五”末要具備播出10個3D立體電視頻道的能力。據悉,2011年底,工業和信息化部與國家廣電總局反復溝通,決定成立促進AVS在3D中應用聯合工作組。一個多月前,工業和信息化部楊學山副部長在主持電子發展基金相關專題討論會時,又明確將支持AVS在3D中的應用作為今年電子發展基金重點的支持方向。與3D電視結合發展,將造就AVS發展的一大契機。
而AVS不做好高清,3D也就無從談起。標清AVS產品已經在全國數十個城市得到應用,但高清方面目前全國只有廣州番禺有AVS高清頻道,AVS高清產品離競爭對手H.264還有一定差異,需要經過產業化歷練。
“我們以前一直是在‘等待’AVS產品和產業成熟,現在發現‘等’不是出路,應用端、產業端、營銷端共同作業,才能促進產業快速發展。”身為聯合推進工作組專家組組長之一的央視總工丁文華表示,“下一步更重要的還是高清環節。雖于1月1日開始啟動了3D頻道,但個人感覺3D應用市場的成熟還將取決于裸眼3D終端和制作端的成熟度。將來3D市場和高清市場會是融合的,大量的是高清節目,其中有20%是3D。”丁文華表示,不管是現在還是對于下一代的AVS產品,中央電視臺都樂意及時切入,不惜并行發動。
AVS加快產業化步伐
應用方的深度介入,3D和高清的技術方向的明確,使得AVS“以應用促進產業的局面”已經基本形成。對制造業來說,現在的形勢可以說是“時間緊任務重”。“兩個部委的兩個司聯合成立工作組,說明高層對發展AVS已經達成共識。就在工作組宣告成立當天下午就舉行規劃細節的工作組會議,則說明雙方對此事的實質性推進,產業界感受到了廣電部門對AVS的真切需求。”王國中告訴記者。
據悉,工作組的第一次會議就部署了任務,產業界要在今年年底前拿出符合廣電部門要求的高清AVS芯片并通過相關測試。“對我們來說是時間緊任務重,如果說幾年前AVS發展慢還有應用無門的借口的話,現在廣電部門已經明確了需求和要求,我們拿不出合格的產品來,那就是研發和制造企業自己的問題了。”王國中表示。
廣電部門對穩定性、可靠性和畫面的質量有著嚴格的要求,不僅要通過主觀評測,還有嚴格的定性和定量指標。而芯片流片、量產又需要一定的周期,要完成國家廣電總局的任務,企業必須加班加點加大投入。目前,AVS編碼器和芯片的研發大多是由中小企業在進行,而很多大企業只推出了相對簡單的機頂盒整機,如果工作組聯合推動的勢頭足夠猛烈,吸引大企業進行更多布局,AVS產業的發展態勢會更好。“一部AVS一體機,CPU用的是龍芯,編碼器是聯合信源的,解碼器是海爾的,屏則用的是京東方的,國產化率達到90%,價格也就下來了,它的競爭力可想而知。”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萬新恒向記者描繪的已經不是藍圖,而是事實。在2012年11月1日AVS成為地面一體機強制配置后,AVS的局面會更好。
根據工作組工作方案,目前在高清和3D方面的產業化和應用還只是第一步,方案明確“在此基礎上,探索建立長效聯合工作機制,面向廣播電視及三網融合新業務,開發新一代AVS技術,并推進相關技術標準的產業化應用”。
![]()
在線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