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S再下一城,綁定中央48億無線數字大單
總局發文調整衛星信號
2015年3月底,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布《關于調整廣播電視專用傳輸衛星上中央電視臺標清節目信號的通知》,對中星6A、6B衛星上的中央電視臺部分標清節目信號進行調整,調整完成后:
1、中星6B衛星用2個轉發器傳輸CCTV-1/2/7/10/11/12/15、CCTV-3/5/6/8/9(中)/13/14共14套標清節目,壓縮編碼方式為MPEG-2,其中CCTV-1及CCTV-3/5/6/8/9共6套節目采用加密傳輸方式,其余節目仍保持清流傳輸,中星6B衛星上的央視標清節目信號將主要作為全國各有線電視網絡前端、廣播電臺、電視臺以及無線發射臺、轉播臺的主用節目源。
2、中星6A衛星用1個轉發器傳輸CCTV-1/2/4/7/9(英)/10/11/12/13/14/15/News共12套標清節目,壓縮編碼方式為AVS+,均采用加密傳輸方式,中星6A衛星上的央視標清節目信號將主要作為中央廣播電視節目無線數字化覆蓋工程中無線發射臺、轉播臺的主用節目源。
通知還對本次節目信號調整的時間做了具體規劃,包括更換或購買衛星接收機、解密卡等相關事宜。
AVS綁定中央無線覆蓋工程
通過閱讀通知全文可知,本次中星6A、6B的上星電信信號的調整主要是為中央48億廣播電視節目無線數字化覆蓋工程做好準備。具體而言就是將中星6A主要為無線數字化覆蓋工程服務,為地面衛星站提供節目信號。
不過通知還提出,中星6A的節目傳輸壓縮編碼方式為AVS+。我們知道,在地面國標綁定推廣的背景下,用戶接收終端的編碼標準采用AVS+基本沒什么懸念。此番在節目信號上星傳輸也采用AVS+,意味著在中央48億無線數字化覆蓋工程里面,端到端的編碼標準都將采用AVS+,這對于AVS產業無疑是重大利好。
特別再考慮到時候這個地面無線不可能僅傳播中央電視臺的節目信號,一些地面電視臺也將“乘機而入”,但前提是需要地方電視臺也采用AVS編碼標準,這對于AVS產業鏈的拉動可想而知。
AVS的渠道之殤
此番總局發文,可以確定AVS在地面數字電視這一塊大局已定,這也是AVS產業一直向前的最大動力所在。
至于有線和衛星渠道,編碼標準的選擇則存在很大不確定性。雖然此前AVS的推動者利用其行業關系和影響力在有線進行過一些動作,比如新增的一些央視高清頻道(CCTV2/7/9/10/12/14)上星就采用AVS+編碼,一些地方衛視高清頻道(比如湖南衛視,安徽衛視)上星也采用了AVS與MPEG同播的方式,搞得地方有線不得不另外采購AVS編解碼設備進行接收。
但是整體看來AVS在有線的推廣效果并不明顯,主要是作為最大的傳輸渠道,AVS的系統穩定性和大量的存量終端讓有線不可能短時間大幅度轉向AVS。而本次作為有線電視標清信號前端接收的中星6B繼續采用MPEG-2編碼,則意味著AVS在有線標清領域已經沒有機會。至于有線未來全部高清化之后AVS是否得到大面積推廣,現在還不得而知。
至于在直播星村村通、戶戶通等領域,AVS更是失去了大好機會,現在扳回來可能沒那么容易。因為相比有線的市場化運作方式,直播星是財政買單。根據戶戶通官網顯示,其直播星電視用戶已經達到4200余萬戶,即使每個終端只要200多塊,也需要投入近100億,拿什么說服財政再買一次單?不過對于AVS的好消息是,現在直播星的戶戶通,一是已經開始嘗試市場化方式運營,二是想在節目內容上做一些商業化運營,三是政府鼓勵直播星+地面的雙模發展。所以對于以后出現的增量用戶市場,相關神秘力量是否會采用MPEG與AVS同播的策略來推動AVS在直播星領域的普及,現在還不得而知。不過從安全角度來看,這個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誰來買單誰掙錢
AVS從其出生之日就不是一個簡單的市場化行為,這決定了行政力量是AVS的主要推動力。
2002年6月,“數字音視頻編解碼技術標準工作組”(簡稱AVS工作組)由國家信息產業部科學技術司批準成立,掛靠單位為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工作組的任務是:面向我國的信息產業需求,聯合國內企業和科研機構,制(修)訂數字音視頻的壓縮、解壓縮、處理和表示等共性技術標準,為數字音視頻設備與系統提供高效經濟的編解碼技術,服務于高分辨率數字廣播、高密度激光數字存儲媒體、無線寬帶多媒體通訊、互聯網寬帶流媒體等重大信息產業應用。
2006年2月,AVS視頻編碼成為國家標準,獲批的標準號為GB/T 20090,并于2006年3月1日起實施。
2011年6月,由工信部牽頭制定的《地面數字電視接收機通用規范》和《地面數字電視接收器通用規范》正式頒布成為國家標準,規定AVS是必須內置的視頻解碼標準。文件要求從標準出臺之日起,各企業可根據具體情況自由選擇AVS或MPEG-2等標準,但標準出臺1年之后,必須支持AVS標準。
2014年3月,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與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發布《廣播電視先進視頻編解碼(AVS+)技術應用實施指南》,按照“快速推進、平穩過渡、增量優先、兼顧存量”的原則,明確了分類、分步驟推進AVS+在衛星、有線、地面數字電視及互聯網電視和IPTV等領域應用的時間表。按照計劃,從2014年7月1日起,AVS+將在全國廣電高清領域全面鋪開。
國家發展AVS的根本目的是將編碼標準掌握在自己手中,以免繳納巨額專利費。所以,現在國家給的政策支持力度很大。一個產業的發展是需要資金投入的,那么AVS就面臨這樣一個問題,誰來為AVS買單,誰又能靠AVS掙到錢?
在發展的初期,政府財政可以撥一點,但AVS要是永遠指望政府財政補貼,或者行政力量去買單,就很難說真正的成長了。但現實的情況就是,AVS現在剛有點發展勢頭,一些部門、利益企業利益就開始作怪,利益各方有點糾纏不清了。有網絡公司反映,簡單的去買個AVS編碼機啥的,莫名其妙貴的要死,而且還僅此一家別無分店。這個時候更多應該想的是社會價值,但是企業價值凌駕于行業價值之上,這該多傷人心啊!當然,現在情況好一點了,參與方多了一些,也透明了許多,這就是進步。
一個行業的發展,面臨誰買單誰掙錢是正常的,但這需要在市場運行機制之下進行,行政力量要有所為有所不為。可喜的是,AVS正在朝著這個方向走,這也是一個行業、產業、標準真正成熟的標志。
其實不僅是AVS,包括TVOS、NGB等等廣電總局制訂的一系列行業標準規范,或多或少都面臨這些問題。先要有行業價值,才能再考慮商業價值。否者,就真的是“紙面標準”、“項目工程”了。
![]()
在線留言
|